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各級種子管理部門立足于抓當前服務生產、謀長遠支撐發展,集中力量扎實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取得了良好開局。 種業政策支撐體系初步形成,扶持力度明顯加大。新修訂《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農業植物品種命名規定》已經發布實施,制定出臺了減免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所得稅和企業改制重組契稅政策,初步完成《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編制工作,面向種子企業的生物育種能力及產業化專項正在實施,企業商業化育種列入種業科技重點專項,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正在籌建,金融機構面向種子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外資并購國內種子企業被納入安全審查范圍,種子生產保險政策調研正在開展。截至目前,28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制定出臺了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扶持現代種業發展力度不斷加大。 種業發展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機制創新明顯加強。5月3日,農業部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加強南繁基地建設和管理備忘錄》,部省聯合加強南繁基地管理。5月17日,農業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同建設現代種業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種業之都”建設。采取“1+8”模式搭建科企合作平臺,引導中國農科院作物所與北京德農、山西屯玉等8家骨干企業合作,3月6日簽署協議組建中玉科企聯合公司,促進商業化育種資源向企業轉移,探索科企合作建立商業化育種新機制。 種子企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全國持證種子企業6900多家,比2010年減少1800多家,其中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上的325家,約占5%,提高1.5個百分點;農業部頒證企業255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91家、外資企業31家;現有上市企業9家,籌備上市企業10多家;排名前十位企業營收累計90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特別是中種集團等大型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在研發投入、兼并重組、基地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步伐明顯加快。 種子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環境秩序明顯好轉。今年春耕生產供種數量充足,種子質量水平穩定提升,種子價格總體平穩;種子生產進展順利,小麥、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制種面積穩中有升。種子執法年活動深入開展,堅持品種審定與退出統籌管理、品種審定與品種權保護統籌兼顧、品種試驗與示范推廣統籌銜接、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持續退出一批不適宜品種。假冒侵權品種數量明顯下降,由2010年30%下降到10%以下,種子市場環境秩序明顯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