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玉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創新戰略調研會議在山西榆次萬豪美悅酒店召開,李新海、陳紹江、趙久然、潘光堂、才卓等聯盟專家委員出席會議,全國玉米主栽區18家單位參加。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李新海研究員主持。 會議內容圍繞玉米創新能力及產業化現狀,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重點調研在整個產業鏈條遇到的技術瓶頸。 與會單位暢所欲言,四川農業大學潘光堂教授和廣西農科院玉米所時成建議建立西南制種基地,解決溫熱帶種質繁種制種問題。李新海建議升級傳統技術,包括玉米研發和種子生產,把新技術融入到產業中去。重慶農科院玉米所楊華建議建立區域創新中心,按照區域布局,成立創新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薛吉全建議做一個中國的種質擴增計劃。各代表結合自身發展,找出了產業發展的瓶頸,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李新海研究員作總結發言,指出:這次座談一方面從宏觀角度談了很多機制,這些機制對種業發展很重要。這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玉米種業創新體系基礎,在此基礎上,才有創新的積極性。但要看到我國目前的現狀。第二方面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從西南大的鑒定中心、大的基地、大的資源改良中心,這都很重要,如何下面布局都要考慮。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新建,相對是大的。二是提質和補充,現在已有幾大體系。比如,圍繞中下游有種子改良中心體系、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體系。圍繞上游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學科群也是大的體系。這些體系都是資源。如何支撐利用要好好考慮。大學要圍繞學科轉,企業要圍繞育種流程去考慮,去建設。第三,圍繞企業商業化育種。育種流程,從育種資源、育種技術到種子制種、加工生產。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此次會議的召開,為聯盟指導產業發展和提供決策建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